首页

女王的船袜诱惑

时间:2025-05-29 07:00:08 作者:(侨乡新貌)“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浏览量:21805

  中新社汕头5月28日电 题:“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广东汕头市以侨乡特色闻名的隆都镇前美村火热“出圈”,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沉浸式感受潮汕文化、华侨文化和乡村文化魅力。

  近日,前美村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旅产业的经验做法入选了去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记者5月28日走访了前美村。

5月28日,在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前,游客正在拍照。林大森 摄

  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位于前美村。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姚望新介绍,前美村是著名侨乡,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现有户籍人口六千多人,而海外乡亲达一万多人。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

  姚望新称,目前前美村以陈慈黉故居为载体,致力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前陈慈黉故居文化要素比较单一,现在每天都有油纸灯笼制作、英歌舞、潮剧、侨批等非遗展示,还有沉浸式互动剧体验等多样文旅业态融入,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潮侨文化魅力。”隆都镇妇联主席蔡桂涵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隆都镇“串珠成链”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陈慈黉故居、“十八榕”等人文景观与和美花海生态园等农业园区相互促进,形成“潮侨农”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研学线路。

5月28日,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老手艺人展示潮汕油纸灯笼制作。林大森 摄

  蔡桂涵说,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古村落、潮文化、侨文化”,通过与汕头大学等高校专业团队合作,深入各村调研,走访老艺人、老村民,收集散落民间的非遗、民俗和手工艺资料。同时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全方位展示潮汕文化、侨乡文化和农业特色。

  前美村统一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该村番石榴、青枣、莲雾、小麦、水稻等一批标准化水果、粮食种植基地,农耕体验、田园观光、自摘蔬果的生意十分红火,同时带旺了沿线的农家乐、民宿、茶舍。

  前美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2025年“五一”假期,隆都镇接待游客逾32万人次,总营业额超1600万元人民币。

  陈慈黉故居讲解员告诉记者,在侨乡的文旅工作中,有很多让她难忘的故事。不少侨胞踏入故居,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老宅会红了眼眶。曾有一位年逾古稀的侨胞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澄海是他儿时的故土,虽远在海外,梦里都常回来。那一刻,年轻的讲解员真切感受到侨乡文化的纽带力量。前美村常年接待外地商会、侨团,客人们对前美村“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称赞不已,留下了“前美(村)后也美”的佳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五部门:加大儿童参加基本医保动员力度 优化新生儿参保流程

公司迟迟不出具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又不发放工资,小玲等人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就近来到顺义区总工会进行咨询,寇萌萌律师热心接待了他们,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并于咨询当日代书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小玲等人于当日向公司的注册地以及实际经营地分别寄送了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

华裔青少年走进四川都江堰:遇见大熊猫 感受水利文化

金边邮报》3月1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自新冠疫情以来,经济下行叠加社交媒体流行对传统媒体产生强力冲击,导致该报广告营收锐减。尽管报社方面作出多番努力,但仍然难以为继,不得不停止出版这份已独立运营30余年的专业报纸。

中方能否证实“美财长耶伦即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科技犯罪检察团队检察官助理 田坤:导游在“出票群”里面就会将参观日期以及参观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发到这个群里。犯罪嫌疑人也就是本案的这些“黄牛”看到信息之后,通过使用抢票软件进行抢票,他们会在群内进行分工合作,分配任务共同抢票。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城:“90后”小伙创业记 米粉搭上电商“顺风车”

近年来,邹城市在多个公园内设置了以孟母教子思想为主题的文化雕塑和文化长廊,将孟子思想融入园林设计中,让游客沉浸式共享儒家文化。该市还创新共享公园服务,塑造城市公园儿童、老年人友好活动场景,提供安全且“触手可及”的公共活动空间。

江苏实施十大行动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厦门生态环境结出累累硕果。2002年,潘维廉代表厦门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参加“国际花园城市大赛”,倾情讲述厦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最终,厦门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他告诉记者,当时一位评委说,“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城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